首都博物馆
基地简介 让博物馆成为日常的一部分
基地地址: 联系人:
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邓 喆 dengzhe@tsinghua.edu.cn
建议时间段: 建议课程容量:
周二至周日 9:00~17:00 4课时 80人以内

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,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,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北京孔庙。作为北京市“十五”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,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,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、市政府批准,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实施,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。

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,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。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、丰富的展览、先进的技术、完善的功能,成为一座与北京“历史文化名城”、“文化中心” 和“国际化大都市”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,并跻身于“国内一流,国际先进”的博物馆行列。

实践活动 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
“感受中轴——体会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活动”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
9月12日,“感受中轴——体会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活动”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。首都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彭艺、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刘艳、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、北京首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、海南亚洲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孙思欣出席活动。
慧眼善于思 勤学敏于行——首都博物馆携手高校深入开展文物研究与活化利用纪实
首都博物馆承办的“‘京’彩文化 青春绽放”行动计划子项目“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——首都高校力量参与文物研究”项目启动至今,积极对接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北京印刷学院、北京联合大学6所高校,根据文物研究项目特点和参与高校专业专长,为各高校个性化安排“双导师”人员,组建了跨专业、跨学科的科研兴趣小组,涵盖历史、考古、文物与博物馆、艺术设计、建筑学及化学、数学等专业,项目组建了22个兴趣小组,共110名学生参与。
“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——首都高校力量参与文物研究”北京大学学生文物观摩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行
在市文物局“古都行——首都高校力量参与历史文化研究与活化利用机制”指导下,首都博物馆承办的“慧眼识文物 文脉心中传——首都高校力量参与文物研究”项目作为市委宣传部、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“‘京’彩文化 青春绽放”专项计划框架内系列项目之一,旨在通过博物馆与高校的密切合作,充分利用首都历史文化资源服务高校人才培养,同时,发挥首都高校科研优势,助力北京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”。
近期,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走进首都博物馆文物库房观摩室,开展文物观摩活动。同学们在首都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近距离观摩文物细节,了解文物信息,从器物的造型、工艺、装饰艺术等不同角度对文物开展研究。
示范教案
首都博物馆(小学组)——我们当地的风俗
首都博物馆(初中组)——梦回老北京
首都博物馆(高中组)——感受魅力京华 坚定文化自信
首都博物馆(大学组)——京华战火下的爱国先驱